745484e11ce912f7b7f169e8224e146.png
 a267c29b0f5b8d2886e3d450f98f469.jpg
logo
上海市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
Shanghai Xuhui No.1 Central Primary School
封面图
首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教育
幽门螺杆菌该不该杀?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8-04-04

幽门螺杆菌=胃癌?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 2015年全球有88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75万余人死于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与正常人相比可增加4-6倍。

一、幽门螺杆菌:

WHO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一类致癌原,这也是第一个被确认可导致人类胃癌的原核生物。

二、幽门螺杆菌≠胃癌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代表就和胃癌划上了等号。

幽门螺杆菌与肿瘤发生有关的病毒(包括人乳头瘤病毒、乙肝病毒、EB病毒等) 导致癌变的机制不同,不会在宿主细胞中插入癌基因。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统计,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小的人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呈现平行关系。德国Meyer教授和他的同事发现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感染,机体无法自愈,若不治疗,幽门螺杆菌能长期刺激胃壁干细胞增殖,增加患癌的风险。  
三、怎么知道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13C-尿素呼气试验可以检测幽门螺杆菌,具体原理见幽门螺杆菌:

检查流程:

1、检查安排在早上。

2、检测时先收集第一呼气样本,然后服用专门的胶囊,静坐等候30分钟,在此时间内不能喝或吃任何东西,最后再全力把气体呼到另一收集试管内,将收集到气体的两个试管在特定的仪器上分析,即可得到有无幽门螺杆菌存在的结果。

四、万一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要不要治疗?

已经发布的《幽门螺旋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定义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建议进行根除性治疗。但也有专家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幽门螺杆菌杀不杀、怎么杀,还是要分人群、分症状,不能一概而论。其中以下7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1类:

患有消化性溃疡人群。因为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溃疡和导致溃疡复发的原因。如果不杀幽门螺杆菌,即便溃疡治好了,过一段时间也会复发。

2类:

胃癌患者或有胃癌家族史人群。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胃癌的一个因素。

3类: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幽门螺杆菌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其中高达90%以上的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

4类:

慢性胃炎伴粘膜萎缩或糜烂者。

5类: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的人。阿司匹林是一类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其具有止痛、抗炎、退热以及使血小板粘附力降低的药物,但其同时也会副作用,最常发生的就是损坏患者的肠胃。而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很多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往往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和幽门螺杆菌均是导致溃疡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会协同作用。

6类:

胃食管反流的人。这类患者需要长期吃抑酸的药物,胃里的pH值降低,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生长。

7类:

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有明显症状,比如胀气,吃少量东西有饱腹感,或者主观上特别担心的人也可考虑杀菌,但有些人杀菌后症状不一定会缓解。抗菌药的使用要力求一次就把细菌杀死,此外还要在改善卫生习惯、饮食睡眠、胃部稳定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强身体的抵抗力,避免过度医疗。

由于是否杀菌治疗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因此建议有上述情况者应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听取医生建议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根除治疗。如果感染者年纪不大,可以积极治疗,因为长期的慢性感染可能会引起胃癌的风险增高。但对于岁数较大的感染者,由于根除治疗需要合并多种药物,感染者可能还有其他比较严重的慢性疾病,治疗的风险可能超过患者的受益。况且,这个细菌真正致病的话,也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对于年纪大、没有胃部不适或胃镜检查正常的感染者,不一定需要进行根除治疗。

因此检测出阳性的患者,不用谈菌色变,而是应及时就医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五、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小心胃癌的到来?

由于中国人吃饭的习惯是聚餐式,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饮食、唾液传播,因此使得儿童感染很多。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终身携带,但是携带也不等于患癌。大部分携带者不会感受到任何不适,或出现并发症。而真正因为携带幽门螺杆菌而发展成胃癌的人,不到2%。除了口口途径之外,不注意个人卫生还可能通过粪口途径感染。

有了以下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胃酸分泌过多,反酸、恶心

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严重者上腹部疼痛,食欲下降、乏力。

如果在体检中检查出阳性的人长期在餐后伴有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提高警惕,赶紧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