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现状与分析:
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坐落于上海的中心城区、徐汇区北端的复兴中路上,创办于1912年,原名“上海市立比德初等小学校”,是一所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老校。目前,我校占地面积
近年来,学校以百年校庆为新的发展契机,本着“比德于玉,致和求精”的办学理念,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拓展教育教学的新天地,初步构建了多样多彩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展了学科德育“课本剧”汇演活动,形成了民乐演奏和橄榄球运动这两个特色项目,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了徐汇区小学数学特色基地校,获得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校园科技DLY活动优秀组织奖、区文明单位、绿色学校、科技特色、艺术教育特色项目等一系列可喜成绩。
1、发展优势:
(1)校园文化初步形成。2012年,正逢我校百年校庆,我们提炼出了“比德于玉 ,致和求精”的校园文化精神,并力图把这一学校精神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比德于玉、致和求精”校园文化精髓的熏陶与引领下,培养“以玉立德”的比德人,“精雕细琢”的课堂教学文化,“润泽以温”的师生关系已成为了全校师生的文化共识,全校上下凝心聚力,以振奋的精神、饱满的热情,把创建新优质校作为我校师生的共同愿景,积极地投身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中,形成了“团结协作、智慧共享”的特有教研文化特质。
(2)学校管理有序到位。多年来,我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始终遵循“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办学宗旨。为了提高管理的效能,学校近年来根据发展需求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废改立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合理地安排各类人员的工作任务,科学地确立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求,营造了以制度管人的管理文化,保障了学校日常管理的有条不紊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还积极全方位、多层次推行校务党务公开,加强教代会建设,把畅通民主沟通渠道作为推进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积极构建协调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和工作环境,有力地保证了学校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逐步完善了现代管理机制,保证和促进了学校的长远发展,赢得了一定的社会赞誉。
(3)课程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已基本实现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学校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三类课程,已初步构建了多彩、多样、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的框架,正在逐步形成校本特色课程。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模式基本得到改变,学校也形成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教学改进策略(如“八多八少”、“六心四优化”等)。大力推进了有效教学,为进一步构建绿色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学校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正在稳步上升。
(4)师资队伍走向成熟。近年来,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校本培训,教研组建设、组织教学评比等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更为教师搭建了专业发展平台,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近年来,学校就有10人次获区“三奖”,16人次获市、区教育教学竞赛各级奖项。目前,我校已拥有一支比较精干务实、团结和谐的中层团队,形成一批能力较强,积极肯干,乐于奉献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校骨干教师,更有一支比较稳定,学历层次较高,领悟能力、理解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2、主要问题: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模式虽已得到共识,但教师推进的能力还有不足,学生的个性特长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尚需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倡导快乐学习的理念,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2)虽然我校教师队伍日趋走向成熟,但平均年龄已达到40岁以上,教师队伍的流动性不高,专业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特别是我校教师队伍缺乏领军人物,特色教师、知名教师在区内为数不多,影响力也不够,教师队伍还需增强活力建设,挖掘潜力,聚焦个人,完善金字塔梯队建设。
(3)近年来,学校在课程建设上虽然加大了力度,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方案还需得到进一步完善,能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不多,具有特色的不多,虽然有一些比较好的想法和做法,但要真正地落实操作并形成课程还有困难。我校还需挖掘资源,凝聚智慧,以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宗旨,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我校将坚持以“比德于玉,致和求精”的学校精神为核心发展理念,以绿色指标为发展导向,以“新优质校”创建为载体,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数字化校园,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把学校办成“校园优美文明、文化氛围浓郁,教育管理先进、教学质量上乘”的区优质公办小学。
培养目标——新
玉 为君子之德——“君子比德于玉”
和 为君子之风——“君子和而不同”
精 为君子之志——“君子志存高远”
(二)具体目标:
1、德育工作:
传承学校“比德与玉,致和求精”的百年精神,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德育主线,总结“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经验,以学生养成教育为重点、科技特色教育为抓手,依托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打造一支育德能力强的德育教师队伍,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仁、义、礼、智”四德的“新时代的君子”。
2、课程与教学:
严格贯彻落实市教委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按内涵发展要求树立全面、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积极引入“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挖掘绿色指标效能,营造学业绿色生态。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完善校本课程方案,在继续做强基础性课程建设的同时,在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这两大板块上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富有学校特色的“三多”校本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活力校园。
3、师资队伍建设:
经过三年努力,完善学校师资自培机制、强化教研组的建设,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团队,以数学学科和语文学科为引领,带动其它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各层面的培养,使更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10%;高级职称的教师争取10%。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前瞻、教学技术精湛、结构更为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师资队伍,为办好家门口教育作保障。
4、教育科研:
坚持以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子项目《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这一实验课题为重点,以新优质学校项目课题《丰富教研内涵,创新活动模式,共享实践智慧》为引领,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先导作用,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加强教研组建设,注重教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努力在教科研的实践中,造就一支科研水平高、业务素质强、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师梯队,以逐步形成我校研究的特色和优势,营造教科研的良好氛围。
5、后勤管理:
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后勤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面向全体师生,不断研究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力求进一步强化后勤内部管理,为创全国文明城区和创新优质学校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三、实施步骤:
(一)2013年
本年段目标:
总结百年校庆的经验,以“比德于玉,致和求精”的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认真贯彻上海市绿色指标,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道建设和课程建设,完善《一中心小学快乐活动日方案》,初步形成校本拓展课程体系,通过新一届区课题申报,探索教科研结合的教研活动新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迎接新优质校的中期评估。
1、德育工作:
(1)以制定学校的德育新规划为抓手,确立德育工作的新目标,制定德育新发展规划,努力建立一套系统的德育网络,设计指导开展德育活动,为最终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品牌做准备。
(2)以新优质学校中期评估为重点,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一支德育工作队伍。以“育人奖”评选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
(3)巩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经验,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依托,设计开展“我与梦想同行”的主题系列活动和道德讲堂,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成为具有“新
(4)建立城市学校少年宫各项制度,激励教师开设各类城市学校少年宫的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城市学校少年宫活动,进一步推进“快乐活动日”工作。
(5)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家委会的作用,通过召开家长会,开办教育讲座等方式,借助家校互动以及学校博客进行互动,形成家校互动的教育合力。
2、课程与教学:
(1)注重学校办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以校为本优化《一中心快乐活动日方案》,深入开展校本课程的实践,开发学校的校本教材,形成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将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师新一轮教师自培新的增长点,形成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2)围绕学校内涵发展和绿色指标,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进行校本数学拓展课程(低年级《游戏数学》、高年级《生活数学》)、校本语文拓展课程(《阅读拓展练习》)以及校本练习册研发,减轻学生学业压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3)积极推进数学、语文等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做好第三批数学学科基地终期展示活动,发挥校学科高地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学科提升,做到学科建设有特色,教师专业素养有提高。
3、师资队伍建设:
(1)抓住百年校庆后续效应和新优质学校的创建工作,组织教职工进行“比德于玉,致和求精”校园文化大讨论,大实践。开设学校和班级道德讲堂,完善《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师德实施细则》和《师德承诺书》,坚持每年一签订、一考评、一表彰。
(2)搭建教师专业发展舞台,结合区教育局“三奖”评比,继续开展“比德杯”系列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推选优秀教师参加市、区各级各类的教学评比和区“三奖”评比。
(3)修订完善学校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4)在制定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指导45岁以下教师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引领教师把个人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加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
4、教育科研:
(1)围绕《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开展课题研究,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切实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在“基于问题诊断和解决的主题式教研活动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形成常规教研、校本研修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新模式,积极推进和巩固“主题式教研”模式,以实现教育科研的全员参与与全面提升。
(3)做好区教育学会课题的申报及管理工作。加强对教师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组织教研组做好小课题的立项、实施、结题等管理工作。
5、后勤管理
(1)为进一步推进新优质学校的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现代化教学条件,在年内完成全校多媒体设备升级改造工作。
(2)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为新优质学校的创建保驾护航,利用暑期,完成学校门卫室技防设备的添置改造工作,努力争创市安全文明校园。
(3)不断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工作,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食堂的硬件设备(视频监控等)建设,切实落实疾病防控措施。
(二)2014年:
本年段目标: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小学课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积极开展德育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努力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评价方案的研究和制定,促进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加快现代化校园环境建设步伐,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新优质校创建成功。
1、德育工作:
(1)进一步完善德育规划,以“爱的系列”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我与梦想同行”,结合“快乐活动日”的课程建设,设计开展系列爱国爱党教育活动,初步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课程,发挥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
(2)学习先进经验,推进德育队伍建设。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强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提升德育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并且制定完善班主任工作职责和相应的考核制度,强化班主任工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3)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当前这方面的工作还处于基础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开心屋”工作,初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开展群体辅导和初步推动个别辅导,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促进教师健康工作,实现“阳光师生,和谐校园”。年底,争取通过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达标校验收。
(4)完善城市学校少年宫各项制度和奖励机制,形成城市学校少年宫活动课程。
2、课程与教学:
(1)充分挖掘数学、语文等学校重点学科的优势,以提高课程教学效能为主线,以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为核心,以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为突破口,抓好课程队伍建设,抓实学科教研活动,严格学科教学常规管理,形成以数学、语文为主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方案。
(2)以新优质校终期检测为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挖掘绿色指标效能,营造学业绿色生态。从研究学生开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努力通过特色课程建设和特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科组的教研合力和学校的综合实力。
(3)制定综合性的课程评价方案,有效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课程更新与评估的能力。
(4)起动校园资源库建设工程,收集整理校本课程资源,积极建立课程资源共享管理系统,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师资队伍建设:
(1)组织教职工学习贯彻“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开展《道德讲堂》系列活动,进一步完善师德评价考核体系,继续评选年度师德特色教师。
(2)继续以数学学科特色基地建设和语文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体性作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3)开展新学年骨干教师评选工作,推出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区骨干教师的评选。进一步完善新教师带教制度,让新教师得到更快成长。
(4)学校指导教师对照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进行个人达成度测评。
4、教育科研:
(1)以学校承担的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子项目《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和新优质校项目课题《丰富教研内涵,创新活动模式,共享实践智慧》为抓手,深入开展科学实践研究活动,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进一步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
(2)结合校课程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执行课程方案,完善校级课程建设,逐步完善我校的课程建设体系。
(3)聘请区内、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形成教育科研氛围,带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教师撰写论文、随笔、经验、总结等,提出明确要求,实现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4)区级课题和区教育学会课题加强管理,做好过程资料的收集和结题工作。
5、后勤管理:
(1)2014年是学校创新优质校的终期评估年,作为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在总务处原有的各项制度下,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使后勤组每位成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努力为广大师生提供一流的服务。
(2)为进一步提高各专用教室的功能,利用暑期,对学校多功能厅及演播厅等场地进行改造。
(3)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学生原有的活动区域,对学校部分楼面(明德楼6,7楼)进行整体装修和改建,为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
(4)为新优质学校及课程建设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进行学校网站的升级工程,为学校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提供硬件保障。
(三)2015年:
本年段目标:
贯彻落实“比德于玉,致和求精”的办学理念,以绿色指标为引领,完善我校校本课程方案和课程评价方案,以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教科研一体的培训模式全面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争创区一流公办小学。
1、德育工作:
(1)加强德育工作的基本建设,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打造出一支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德育教师队伍。
(2)以爱国主义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为途径,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为主线,创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形成校本德育课程。
(3)进一步深化少先队工作研究,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强化中队集会活动和十分钟队会工作,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空间,使之在少先队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争创全国红旗大队。
2、课程与教学:
(1)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修改、完善校本课程方案。深入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学习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在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这两大板块上不断创新,修订和完善学校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校课程资源库。
(2)贯彻“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从日常教学中探索过程性、多元化的评价改革,使教育评价回归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利用评价结果改进课程设计、建设和实施,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绿色生态环境”,从而形成学生学业提升的良性循环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全面推进课程建设,通过特色课程建设和特色活动的开展,形成一支优质特色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名列区前茅。
3、师资队伍建设:
(1)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敬业精神教育等主题活动,评选年度校级师德标兵。
(2)完善教研训一体化、分层推进个性化的培训体系,形成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和策略,及时总结经验和积累一些案例。
(3)开展新一轮骨干教师的评选和展示活动,经过三年的努力,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10%以上。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完成360学分。
(4)教师对照个人三年规划,总结三年专业发展情况,规划新三年个人专业发展新愿景。
4、教育科研:
(1)总结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子项目《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和新优质校项目课题《丰富教研内涵,创新活动模式,共享实践智慧》经验,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科研水平和教研水平双轨提升。
(2)做好校课程三年行动计划,以内涵发展为目的,优化和完善学校课程结构,设计与形成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增强学校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3)做好小课题的结题工作,各教研组积极实践与总结,将科研与教研有效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教学反思的研究,学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分析自身教学的问题,改善教学行为,坚持在改进行动过程中深化研究,逐步向更高层次的研究目标迈进。
5、后勤管理:
(1)为争创我区优质公办学校,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硬件设备,打造数字化校园,为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和现代化硬件。
(2)合理使用教育经费,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经费和课程建设的投入,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进一步规范帐册管理(电子账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提供坚实的后勤物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