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以学习为中心,基于‘建立联系’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项目
基于建立联系,关注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
一、研究背景:
1、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它对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科学多元的评价能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和教师要把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综合反映学生学业发展状况,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2、目前,学校正在全面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工作。教师以往的教育教学观念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帮助教师走出“一张卷子和百分制”的传统评价模式的束缚,在日常教学中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等手段从学生个体出发,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我们感到《以学习为中心,基于“建立联系”能力培养的研究项目》为我们提供了转变教师评价观念和方式,探索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载体。
二、核心研究问题:
1、通过课堂观察等途径进行儿童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典型样例的采集,了解我校学生学习能力现状,为小学阶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施提供事实依据。
2、“建立联系”主要包括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建立人际联系。在现有国家与学校课程框架体系内,围绕“建立联系”能力培养,探索研究在评价过程中如何与教学目标建立联系,全面设计评价内容,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建立良好人际联系,通过精确的评价结果采取有效教学改进措施,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三、研究目标:
1、在认真参与项目学校教师统一培训的基础上,按要求完成儿童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含社会性)典型样例采集的工作,并在区域项目组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为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零起点、等第制)提供事实依据;
2、以二年级语文、数学学科为实验研究对象,以“建立联系”为切入点和方法论,通过研究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学校教学特色的评价要求内容和方法途径,形成典型案例与系统经验,为学校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贯彻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工作提供实践范例和系统思考的框架。
四、研究内容:
1、按照总项目组要求展开观察和样例采集,做好数据分析。
2、在二年级语文、数学学科进行基于课程教学的评价研究,具体探索基于课标,以现有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培养学生“建立联系”能力的教学评价内容和要求、方法和策略。
(1)研究评价目标如何和教学目标建立联系:我们要研究评价目标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评价是对教学成效的评估,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同时又为教学目标的调整提供了反馈。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的。
(2)探索实践多维度全面设计评价内容:我们要改变过去单纯重知识技能的评价方法,将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我们要探索研究表达表现、探究活动、社会实践、作品展示等表现性任务的设计,通过细致观察、有效记录、深入分析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与生活经验的联系,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方法、态度、兴趣与习惯等。
(3)利用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联系:评价方法多样,不只是测验考试,更可以引进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模式。我们要研究和实践利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进行,真正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把理念变成行动,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评价。
(4)要充分发挥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评价结果要重视评价数据的统计、分析,客观反映课程标准的达成情况,如实反映学生个体发展情况。要及时、明确、有针对地反馈评价结果,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指导,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
四、实施步骤:
1、筹备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
根据“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相关要求,结合学校课程实施实际情况,开展项目调研,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思路,确定实验学校、学科、年级班级,组建项目工作小组等。
2、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7年11月)
Ø 对项目参与教师进行全面培训。
Ø 在充分学习和培训的基础上,组建课题小组,研讨确立研究重点,修订并形成学校项目实施方案。
Ø 在二年级语文、数学学科的课堂中研究基于学习素养培养的课堂观察和分析,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研究,撰写典型课例,形成二年级语文、数学学科的“基于建立联系”的综合评价方案。
Ø 编写《实验教师改进课例和系列日志》。
3、总结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2月)
Ø 撰写总结报告。
Ø 参与成果汇报交流展示活动。
Ø 向其他年级和学科推广综合评价方案。
五、预期成果:
1、项目组参与教师能聚焦“学习基础素养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完成所教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含社会性)典型样例的采集并形成科学的分析,为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零起点、等第制)提供事实依据。
2、通过研究“建立社会性联系”的教学评价,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评价模式,贯彻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工作,形成典型案例与系统经验,完成实验研究报告。
六、项目团队:
组长:黄建平校长
副组长:陆培贤副校长
项目组核心成员:教学教导、二年级语文、数学教研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