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484e11ce912f7b7f169e8224e146.png
 a267c29b0f5b8d2886e3d450f98f469.jpg
logo
上海市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
Shanghai Xuhui No.1 Central Primary School
封面图
首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教育
全国爱耳日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9-03-05

小朋友说话晚,总有人说,不要紧,不要紧“贵人语迟”嘛,也有人安慰说,你看,爱因斯坦也是三岁才开始说话。当然,不排除您家孩子可能是个天才,但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也可能是这个原因~

 

今年33日,是第20个全国爱耳日,一起来听听,说说耳朵听力的那些事~

 

听力异常有迹可循“贵人语迟”不可信

孩子听力异常其实都有迹可循。

11个月左右不能咿呀学语,两三岁说话完全听不清,幼儿期不能和小朋友交流玩耍;经常呼叫孩子无反应,孩子说话声音非常大,喜欢把电视声音调得很大,发烧、头部碰撞后突然听力下降等。

出现以上情况,应尽快去正规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切不可相信“贵人语迟”的说法,以免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正常的听力发展过程

1)刚出生的婴儿可以听到较大的声音;

23~6个月就能辨别声音方向;

36个月左右能听到较小的声音;

46~7个月能发出“爸、妈”声音;

58~9个月能发“爸爸、妈妈”;

61岁能模仿学语;

72岁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83~4岁能讲短小的童话故事。

如果与正常发展有出入,或者发现孩子对声音无反应、或反应迟钝,家长要带孩子立即就医。

 

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一定要做

儿童期特别是3岁以内是孩子语言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如果听力障碍没有被及时发现并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会导致语言发育落后甚至发育障碍,因此,进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及早发现新生儿听力问题并尽早干预至关重要。

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该怎么做呢?

01.听力筛查“五步走”

听力筛查分为五个阶段,即初筛(出生后2-3天)——复查(出生后42天)——全面诊断评估(出生3个月内)——听力干预(出生6个月内)和长期随访。

注意了,家长对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普遍存在两个误区:

02.误区一:没有通过首次新生儿听力筛查,孩子的听力就有问题?

这种观点不对。初筛没有通过并不代表新生儿有永久性的听力障碍。

由于该项检查受很多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假阳性反应,如:新生儿发育不良、状态不佳、环境噪声大、电极及探头位置放置不佳以及新生儿期耳道和中耳腔有羊水、胎脂及胎性残积物滞留等因素导致的筛查未通过者,42天复查通过率均可大大提高。

 

03.误区二: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孩子的听力就是正常的?

答案是不确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听力损失均会在出生后立即表现出来。虽然大多数地区已开展联合筛查,但仍不能保证那些潜在的、不为我们所认识的听障性疾病不被疏漏。

因此,不管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否一次性通过,对于所有婴幼儿,家长都应该密切注意并评估与孩子年龄相应的行为和交往技能发育水平。

 

04.全面诊断评估阶段需接受个体化“专业指导”

对于没有通过初筛和复查的婴幼儿,需要进行一系列听力评估,包括耳镜检查、耳声发射、声导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多频稳态检查(ASSR)、行为测听及早期语前听能评估等相关检查。另外,部分婴幼儿还需要进行基因诊断和影像学检查,比如常见的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先天性内耳畸形等。

通过上述检查,能够明确听力受损的类型、严重程度和病因等,从而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05.声音刺激和康复训练越早越好

“十聋九哑”,聋哑症多是因聋而哑,他们的语言系统没有问题,但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进而丧失辨别声音和学习说话的能力。因此,在发现婴幼儿听力受损后,根据病情,尽早开始干预治疗尤其重要。

 

这些人群是耳聋高危因素者

1、出生时低体重;

2、高胆红素血症;

3、长期监护或在NICU48小时及以上者;

4、早产儿;

5、呼吸窘迫综合征;

6、孕妇高危因素:孕妇为高龄产妇,或有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弓形虫和风疹病毒感染等,孕妇滥用药物和酒精、以及各种因素所致的先兆流产后保胎等;

7、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

8、颅面部畸形或耳鼻咽喉畸形、唇腭裂等;

9、父母双方或父母单方为聋人或为耳聋基因携带者;

10、母亲多次生育,且有耳聋同胞者等,一定要进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尽早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为什么我们都正常,我的孩子却听不见?

门诊中很多耳聋的宝宝家长很困惑:“我们夫妻双方听力都正常,两个家族里也都没有听力障碍的人,怎么到我们宝宝就成了耳聋呢?”

 

是它,是它,就是它这都是隐性基因惹的祸!

许多听力正常的父母可能是耳聋基因携带者,他们自身没有发病,但会将这种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导致孩子发病。

如果同一类型的耳聋缺陷者结为夫妇,他们生育聋儿的几率远远高于普通人。

耳聋基因检测是预防耳聋发生的最有效手段,哪类人群需要进行耳聋基因检测?

 

新生儿 

出生时或出生后3天内采集亲生儿脐带血或足跟血,发现病因(迟发性或药物性耳聋),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检出率。

孕前夫妻、孕妇 

夫妻双方在孕前;孕妇在孕前期、孕中期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明确生育聋儿的风险。

耳聋患者及家属、耳蜗植入手术者 

从基因水平对耳聋进行病因学诊断,对耳聋个体及家庭进行遗传咨询。

耳毒性药物(尤其是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者、有家族用药致聋历史者 

可尽早发现药物致聋基因,进行安全用药指导,避免药物性致聋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