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数学教研组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团队,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经过一学期的磨合,团队的各成员扬众人之长,弃个人之短,形成了团结、互助、和谐的团队氛围,为教师个性化的成长搭建了平台。
一、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教育的发展决定了教学活动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集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成功面对和解决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只有集体合作,共同探究,才能有最佳成效。这学期,既有“比德杯”的教学评比活动,又有期初教研员教学调研,更有刘铮铮、朱嬿玮老师区公开课,黄蕾老师区党员展示课,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带给教研组是一份压力,更是一份动力。教研组按照“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反复试教——集体反思”这一过程,探究每一节课的不同的教学模式。我们始终将“和而不同”作为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就是只统一思想,不统一教案,倡导把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每位老师都能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集体备课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提高了教师整体的业务水平,不同起点、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长与发展,为教研组这个重要阵地在课改实验中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专业支撑。同时,它也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课只是一个结果,重要的是在反复几次的听课、评课上。在这些反复过程中,老师们逐渐明白集体备课的好处,明白听课要听什么、评课要评什么、反思要思什么、总结要总结什么。专题式研讨让老师们明确了研究的目的,更明确了研究的方向,让老师们在每个环节中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升。每位教师都参与到集体备课中,对于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创新之处学习积累,不足之处诚恳指出,引以为戒,教研组每位老师听了几十节的课,在听课、评课、反思中提升了自身的教学素养,无形中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教学资源。
二、激情奉献,精彩课堂
大家团结协作,一个人的课就是大家的课,一个老师上课大家共同研讨,集众人智慧,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精彩的课堂。
三、深度汇谈,专业研究
“比德杯”教学评比以及几位老师的区公开课都得到了教研员中肯的评点,我们数学教研组也将抓住这次学术节的契机,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更好地依托科研来促进教研,将围绕“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深入开展研讨。实践课后,我们还将对自己的课进行深刻的反思,围绕主题开展“深度汇谈”, 逐步转变了教师的角色意识,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教研组即研究组的观念,不仅提高了教研组每一位的理论素养,而且也增强了教学实践能力。
四、校本教材,智慧体现
这学期,开展三、四、五年级奥数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奥数兴趣小组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老师们自编校本教材,这对老师们来说又是一个挑战。全体数学老师群策群力,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整合,精选习题。所选习题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确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学教研组全组上下将会更加勤奋踏实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力争打造团队的品质,弘扬教师的个性,出现更多的特色教师、品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