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晏子使楚
(根据小学语文第八册《晏子使楚》改编)
人物:楚王;晏子;大臣四;太监一;行人四;城门守卫三(一官两兵);武士二;囚犯一;随从一;宫女六;旁白;电脑操作者一
第一场 楚国定计
旁 白: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楚王经常仗着自己国势强盛,在齐国 制造事端,齐王正在为此事担心,想派晏子出使楚国去谈判,于是,齐国先发了一个信函告知了楚国。这不,这天早上楚国的大王就和大臣们展开了讨论——
(太监手拿拂尘上)
太 监:(高声)上——朝——
(众大臣手持竹板分列两队,同时上分左右站立;楚王慢慢上场,朝观众亮相,坐到桌后)
众大臣:参见大王,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楚 王:众卿平身!
众大臣:谢大王!(然后,各就各位)
太 监:(高声)大王有旨,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大臣甲:臣有本,启奏大王,今天快马来报,说齐国已派使臣来朝见大王,估计马上就要到了,不知按什么规格接待才好?请大王降旨!
大臣乙:启奏陛下,齐国与我国相邻,也是一个大国,他们的国力虽不能与我国相比,但是与其它诸侯国相比,那就是老大。臣以为还是慎重一些的好。
大臣丙:你休要张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齐国怎能与我国相比?一个小小的齐国大夫,在咱们至高无上的楚王面前算得了什么?我看不如趁机好好羞辱羞辱他。
楚 王:齐王老儿还真识相,到底派人来了,来人是谁?
大臣甲:听说是晏子。
楚 王:他姓晏名婴,就是婴儿的婴,因为有才,所以人称晏子。
大臣乙:大王,那晏子满腹经纶,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他可是当今天下的奇才。臣听说他所出访的国家都把他奉为上宾。
大臣丙:大王,臣听说这个晏子长得奇丑无比,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而且身材矮小,身高不满五尺。
(众臣笑)
大臣丁:大王,齐国派如此身材矮小的外交官来,岂不是对我出国的不尊。大王,我们可得想个法子戏弄他一番。
楚 王:是呀,也趁此开开心!众爱卿,你们有什么妙计,快快呈上来。
大臣丙:虽然此人此人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但他能言善辨,是一个很难对付的角色……
楚 王:什么很难对付!无名鼠辈,寡人今天一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让他见识见识我们楚国的威风!
大臣丙:大王,依臣之见这样办。晏子不是身体矮小吗?我想,他比我们楚国的狗的身子差不多吧!我们把城门给关了,在城门边开一个两三尺高的小洞,让他像狗一样钻进城来!
大臣甲:大王,此举不妥。这样做太过分了,这是对他和齐国极大的侮辱,我敢肯定他不会钻的。到那时我们不好收场,怎么办?
大臣丙:不钻?他敢!不钻就是抗旨不遵。
楚 王:好,你真不愧是我们楚国的“智多星”。吩咐下去,就这么办!
众 臣:(齐声)吾王英明。
第二场 城门斗智
(城门边,城门官和城门兵正在城墙角打洞,洞打完之后,分列城门两边站立)
城门官:说来新鲜!嘿嘿,齐国竟让一个小矮子当外交官,派他来出使我们楚国!
门兵甲:若轮地盘儿、人口和经济势力,咱们楚国与齐国不相上下,别看他们是沿海地区,搞改革开放,可是咱楚国可是出大官的地方,哪个大官不是人高马大!
门兵乙:他这么一个身高不过五尺的小矮子,竟也代表齐国到咱们楚国来访问,也不怕人笑话……
城门官:机灵点,不要让齐国的使臣从城门溜进去了。
城门兵:知道了,长官。我们一定要让他像狗一样从这个洞里(指着城门边的小洞)钻过去!
(晏子与随从上场。)
晏 子:这次,齐王派我们出使楚国,搞好两国关系,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完成好这个使命。
随 从:不过,我听说,楚王十分霸道,时常侮辱齐国使臣,我们要有所准备。
晏 子:哦,这个,我知道。
随 从:大人,您看,楚国的城门紧闭,他们的欢迎仪式在哪里进行啊!待我上前叫门。唉——我
城门官:(上下打量了晏子一番)请问,来者何人?
晏 子:我乃齐国的使臣,来到楚国,为何楚王不打开城门相迎呢?
随 从:齐国使臣晏子驾到,快开城门!
城门官:
门兵甲:张大人,楚王有令,不必开城门啦,就请晏大人从那个洞里钻进来吧! (将门洞打开)晏大人,请——
晏 子:哦,这明明是个狗洞嘛,不是城门。怎么能进入呢?我听说,进君子国从城门进去,进狗国才从狗洞进去。(嘲笑地对张三和守城兵士)我们齐国,一向将楚
(城门官和城门兵面面相觑)
城门官:(干笑了两声,脸色很难看地)嘿嘿……这个么?也罢,来人,给我看好城门,我去禀报大王。
门 兵:是
城门官:嗯……(赔笑)晏大夫,请稍等!
(城门官稳步跑向王宫)
城门官:报……报告大王!
楚 王:为什么这样慌张?齐国的晏子来了吗?
城门官:晏子他……他来了。不过,他不肯从那个洞进去?
楚 王:为什么?
城门官:他说,那是个狗洞,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楚 王:他真狡猾。(不屑)不过对于整个齐国,寡人就不把它放在眼里,还怕他!便宜他了,就让他从城门进来吧!然后把他领到寡人这儿来。到了这儿再好好地修理修理他。
城门官:是!
楚 王:来人,等会儿齐国的使臣来了之后,你这样做——(耳语)
众大臣:臣等遵旨。
(城门官快速跑到城门边)
城门官:(嘻笑)晏大人,对不起!刚才我多喝了一杯,把城门指错了,请您见谅!晏大人,这边请。
旁 白:大臣把晏子引进城门,带他到王宫门外。
大 臣:请晏大人稍等,我去给你通报。(走上前去)启禀大王,齐国使臣到!
楚 王:宣他进见!
太 监:(高声)宣齐国使臣进见——
众大臣:请,晏大人。
(大臣退下,晏子走上前去)
晏 子:齐国使臣晏婴拜见大王!
楚 王:什么人拜见寡人?
晏 子:齐国大夫晏子。
楚 王:人呢,人在哪儿。怎么只听见声音,看不见人。是不是还在门外?哎呀,你在门外就参见寡人,是太客气还是不懂规矩阿?进来吧。
晏 子:大王,我已经站在了您面前,您难道没看见?
楚 王:哦——在哪儿?向前走两步,走两步,走到寡人的跟前来。
晏 子:走两步就走两步,参见大王。
楚 王:(故作吃惊状)看见了,看见了。就是看不怎么清楚。(瞅了晏子一会儿)你真是齐国的使臣?
晏 子:是的,大王,哦!(从身上掏出一张纸)这是我们齐王的介绍信,请大王过目。
(把信双手举过头顶,低着头,太监接过信,把信交给楚王。楚王略略看了一眼)
楚 王:(冷笑)难道你们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 子:大王这是说的什么话,怎么说我们齐国没有人物呢?
楚 王:哦,照你说,你们齐国有人?
晏 子:人多着呢。
楚 王:说说看。
晏 子:您没到过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吧,那儿可是人山人海。(站直身子,严肃地)大王,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把袖子举起来挥一挥,就是像一片云可以遮天蔽日;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场倾盆大雨;街上人山人海,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齐国没人呢?
晏 子:唉——
楚 王:你叹什么气?
晏 子:因为大王刚才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所以叹气。
楚 王:怎么不好回答?
晏 子:我想撤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 王:你就实话实说吧,我不生气!
晏 子:(朝楚王拱了拱手)唉——没有办法啊。我也不想来啊!可我国的所有人都对我说:你不去谁去?只有你才有资格去楚国!(眼看大臣)你身为大夫难道不知道我们齐国的规矩吗?
大臣乙:什么规矩?
晏 子:敝国有个严格的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呢,是最不中用的,所以就派这儿来了。大王,我苦啊,我冤枉啊,大王。
大臣乙:他藐视楚国,该五马分尸。
晏 子:大王,您看,我说算了不说,您非要我说,我说了又……我说的全是实话啊。
旁 白:这下楚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见自己又没有占到便宜,心存烦恼,可又不能贬低自己,他只能打起了圆场。
楚 王:好了,别吵了。寡人自有分寸。晏使者也不是什么下等人,他是齐国的大夫嘛!(对晏子)晏大夫,来来来,请坐。
太 监:(高声)给齐国使臣——看坐——
(侍卫搬来桌凳,让晏子坐在楚王旁边)
侍 卫:启禀大王,酒宴已经备好。
旁 白:楚王因被晏子羞辱,很不甘心,只见他眼睛一转,招手让侍卫来到身边,对他耳语一番。
楚 王:(眼睛一转,招手让侍卫来到身边,对他耳语一番,侍卫退去。对晏子笑)晏大夫,请你赏光一起吃个便餐,为你接风洗尘。
晏 子:谢大王款待!
楚 王:来来来!请!晏大夫!这(指碗)是我们楚国最著名的菜肴。寡人经常吃这个!来!请!
晏 子:谢大王,我早就听说你们楚国的佳肴了,看来,我今天是不虚此行哪!大王请!
楚 王:晏大夫请!众卿也请吧!
众大臣:谢大王!
(众人端杯,作饮酒状。众人饮酒之时,两武士押着一囚犯从宫门前经过)
两武士:走!快走!老实点!你这个不知羞耻的家伙。
楚 王:(故作惊讶,放下酒杯,对两武士)停一下,过来!
(武士押着囚犯走近)这个囚犯犯了什么罪?
武士甲:他犯了盗窃罪。
楚 王:他是哪里人?
武士乙:他是齐国人。
楚 王:齐国人怎么这样没有出息,干这种事儿?
众大臣:(七嘴八舌)齐国人也真是的,怎么这么没有出息,尽干丢人现眼的事!
大臣乙:晏大夫,你们齐国人都有这方面的专长吗?
(楚王和众大臣一起哄笑。晏子离坐,镇定自若地)
武士乙:他说要见一个人,然后再受死。
大臣乙:他要见谁?
武士乙:齐国大夫晏子。
楚 王:哦,为什么。
武士乙:他说齐国大夫晏子可以救他。
楚 王:是吗?带上来。(卫士押上盗贼)寡人问你,你为何偷东西?
盗 贼:小人只要看见商店里的东西就想偷,习惯了。
楚 王:你说齐国大夫晏子能够救你,为什么?
盗 贼:小人是齐国人,晏子大夫也是齐国人,他肯定会救我。
楚 王:晏大夫,你们齐国人可真有出息。
晏 子:你真的是齐国人?
盗 贼:是!
晏 子:哪儿人?
盗 贼:首都临淄人,大夫。
晏 子:怎么到楚国来了?来多久了?
盗 贼:是别人带我来的。刚来两三天。
楚 王:晏大夫,你看怎么处置啊?你们齐国人一到我们楚国就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不齿勾当,丢人啊。
晏 子:大王,话不能这样说,齐国人在齐国都能够安居乐业,怎么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呢?
楚 王:那你说是什么原因呢?
晏 子:大王,您听说过淮南柑橘的故事吗?
楚 王:怎么讲?
晏 子: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旦移到淮北,结出的就不是又大又甜的柑橘了,而是又小又苦的枳。您说这是什么原因?
楚 王:寡人怎么知道?
晏 子:大王,这是因为水土不同的缘故啊。
楚 王:新鲜。你讲的这些与这个齐国人做盗贼有何关系?
晏 子:大王,道理是一样的。我齐国的老百姓在齐国安分守己,不偷不抢,都能够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你们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要去偷东西,那是因为楚国的风气不行,环境逼他去这样做。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大王您怎么能说齐国人喜欢偷东西呢!大王,您说呢?齐国人在齐国是不是“盗贼”也是你们楚国的特产呢?恐怕贵国早就有偷鸡摸狗的光荣传统了吧。所以,齐国人一来,便就受到影响,学成了小偷,这也叫近墨者黑吧,你说呢,大王。
楚 王:(不自然地)哪里~~哪里~~晏大人,取笑了……
晏 子:(举杯)大王,为水土不服干了这杯。(晏子大笑,随从也跟着大笑,楚王与众大臣很不自然,你看我,我看你)
楚 王:(解嘲地)哈哈,晏大人,你果真厉害,聪明伶俐,能言善辩,我本想借机拿你当猴耍,没想到,现在,被当猴耍的不是你晏大人,而是我自己,惭愧啊惭愧,晏大人,寡人有得罪你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真没想到,晏大夫果然名不虚传!让寡人佩服,佩服呀!
晏 子:哪里,哪里!也请大王不要见怪,我也是在和你们开玩笑,请多包涵。
楚 王:(眼珠一转,阴阴一笑)晏大夫,你真是个难得的人才,你就留在我们楚国吧,寡人让你当大夫,怎么样?
晏 子:多谢大王美意。齐国是我的故乡,哪个人不爱自己的故乡呢?我们齐王一向反对战争,主张世界和平,希望建设和谐社会,齐王派我到贵国来,正是希望我们两国睦邻修好,和平共处,为构建和谐社会同心协力,让天下人得以平安!
楚 王:说得好,先生一席话,让寡人茅塞顿开。你的才干让我们心悦诚服,今天,寡人要向全世界宣布:今后我们楚国将和齐国一道,为社会和谐、人民平安幸福干杯!
众大臣和晏子:大王英明,大王英明!
(两人举杯相祝,众人一齐举杯)
旁 白:晏子不辱使命,既完成了齐王交给的任务,又展现了其过人的聪明才智,保全了国家的气节,维护了国家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