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竹篱茅舍”、“高堂华屋”、“离散丧生”、“辗转数地”等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最后一节并能背诵。
3、根据提示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借助画面展开想象,详细复述第二个故事。
4、能体会文章所传递的亲情与爱。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所传递的亲情与爱。理解文章最后一节。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1、板书课题,教师指导用疑问的语气读课题。
2、从“家”字入手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根据问题寻找相关段落。
师:家到底是什么?课文中有一个段落告诉了我们答案。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这个段落找出来,打上星号。
2、学生读文后交流。
3、指导理解,并朗读最后一节。
(1)媒体出示最后一节,指名读。
(2)朗读排比句。
(3)学习并理解反义词“竹篱茅舍、高堂华屋” 。
(4)理清这小节层次。男女生配合读。
(5)引读最后一节。
过渡: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有关家的含义。
三、了解故事,领会中心
(一)根据提示,复述第一个故事
1、找这两个故事所在的小节。(第1、4小节)
2、自读第1小节,思考第1小节讲了什么内容。用句式来说一说。
(1)出示图片了解“洛杉矶”,理解 “富翁”。
(2)根据提示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出示:
在 , 。
(地点或时间) (人物的主要表现)
(3)小结: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我们往往可以抓住那些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和人物的主要表现。
(二)学生质疑,感悟中心
1、再读读警察和富翁的对话,进行质疑。
预设:为什么富翁把他的家说成是他的房子?
为什么富翁明明有家,却说自己没有家?
2、结合第5小节来试着回答问题。
预设:这个富翁——可能没有亲人;可能有亲人但没有亲情;可能自己曾经伤害过亲人,众叛亲离……
3、男女配合读富翁和警察的对话。
4、引读第2节,体会“家”与“房子”的区别。
5、小结:美国富翁的故事告诉我们:物质上的富有并不代表精神上、情感上的富有,家财万贯换不来真情,也换不来爱。
(三)根据提示,复述第二个故事
1、配音乐自读第4小节。
(1)出示图片了解“卢旺达”,主人公名叫“热拉尔”
(2)多音字正音,并理解词义。
出示:
离散(sàn)丧(sàng)生
辗转(zhuǎn)数(shù)地。
2、深入理解热拉尔在寻找女儿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危险。
3、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抓住表示地点或时间的词语,以及人物的主要表现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出示:在 , 。
(地点或时间) (人物的主要表现)
4、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悲喜交集”。
5、理解读了第二个故事后懂得的有关家的含义。
板书:无家可归
四、学习3、4节,想象复述
1、播放录像.
2、用上词语,想象复述。
(1)出示练习:
用下列词语把热拉尔父女俩见面的情景说具体。
目瞪口呆 紧紧相拥 轻轻抚摸 泪如泉涌 ……
(2)小组讨论。
(3)交流。(2-3人)
3、配音感情读第4节
4、引读第五自然段小结。
五、总结全文,积累段落
2、配音乐齐读最后一小节。
3、背诵这段话。
4、根据提示试背最后一小节。
(出示)
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 ,没有 的人和 ,才是 的人。
5、铺垫夹叙夹议。
六、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两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第二个故事加上父女俩见面的具体情景写一写。
3、背默课文最后一节。
板书设计:
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