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484e11ce912f7b7f169e8224e146.png
 a267c29b0f5b8d2886e3d450f98f469.jpg
logo
上海市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
Shanghai Xuhui No.1 Central Primary School
封面图
首页 > 学校信息公开 > 学校业务 > 师资建设 > 教师队伍 > 学校骨干教师 > 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袁昶华)
作者(来源):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 袁昶华 发布时间:2014-04-17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科学通话。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

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它的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是第二条暗线“变”,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我的教学设计就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展开了。 孩子们在学的时候也轻松明白,兴趣昂然。这是一节低年级的课,所以更应该还课堂以童真、童趣。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课堂上一般要多采用一些直观形象的形式去代替理性的分析和讲解。在本课的设计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尽量采用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调动他们的兴趣。

1、导入激趣,训练表达:课一开始我告诉同学们,今天我请来了一群小客人,出示图片请大家看看是谁,并和他们打招呼。以此拉近小蝌蚪与学生的距离。接着在让学生看图运用句式练习说话,在训练规范表达的同时,运用简笔画把小蝌蚪的特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再引出本课的课题。

2、表演读激趣:“表演”这种形式很适合我们低年级的课堂教学,语文课堂上的表演是一种深读课文,推敲课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并将其“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表演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这不仅包括对角色的创造上,还表现在对课文内容的再创造上。《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看图学文中有“迎上去,追上去,”两个表示不同动作的词,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更清楚地理解三个词所表达的含义,就让他们去演一演、试一试,尽量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学习,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还课堂以童真和童趣。

单从文本表面看,这篇课文内容十分浅显,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但我们能否借助文本,给孩子更多的东西呢?于是在这节课上,我便抓住几个语言训练点进行练习设计,训练规范表达,展开合理想象。

1、在讲完“青蛙妈妈”的特点后,我设计了让学生作为小蝌蚪来介绍妈妈的长相,并提醒学生说的时候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有序表达。

2、在讲小蝌蚪和乌龟的那一段对话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看见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小蝌蚪心想;          。这里,我还要求学生联系上文中鲤鱼妈妈的话展开合理想象。通过这个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它们只听鲤鱼妈妈说了部分青蛙的特征,才造成这样的误会。  

课堂上,学生们精彩的发言,都是自身思维的超越,更是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超越,体现了其独特的阅读感受过程。

当然,每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课堂永远都有遗憾,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多坚持把读、问、评的权利留给学生。 有遗憾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进步,我会在不断的反思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